培训与研讨会

如何让计划赶得上变化?做好两手就可以

2017-05-15

 

经常听到计划的人感慨,“哎 计划赶不上变化,”感叹之后,又开始忙于救火。虽然忙,但是救火之后还是很有成就感的。

 

其实很多计划水平高的企业,计划人员从不救火,但他们计划的KPI很好,如孙子兵法所说“无智名,无勇功,胜于易胜者也。” 计划做到这个水平,只有一个不利之处,就是老板看计划人员太闲,想要把计划人员裁掉或者降低薪水。当然,这类计划员也不怕老板裁员,有一大波计划做得不好的企业在等着他们。所以,这点副作用是微不足道的。

 

让计划轻松赶上变化的“2手”方法



 

 

 以不变应万变

 

任何企业的计划人员面对的都是变化的世界,最近这几年,需求碎片化趋势日益严重, 需求变化尤其大。预测不准、紧急需求都可以视为常态。有经验的计划员会将产品分类,针对每一个类别建立针对性的计划策略,最常见的是对产品做ABC分类,A类备库存,B类备零部件,C类按单生产。

 

或者再加上FSM分类(需求的频率),将所有产品分为9个类别,针对每一种类别设置针对性的计划测:比如针对AF类(需求总量大且客户下单频繁),要设置足够的安全库存,避免因为断货导致大量订单延误;针对AS类(需求量大但是客户订货频率低),这类产品备货风险大,需求脉冲式特点明显,所以这就需要大客户的销售人员参与计划决策,计划员需要与大客户的销售员充分互动,从而为计划提供更多有用信息。

 

针对每一类产品,计划体系都建立了针对性的计划处理方法,这样,当任意特点的需求到来,都有应对之策,所以计划人员也就根本不必忙乱了。

 

除了针对每一种产品类别设置计划策略,计划员还需要对每一种异常需求建立处理办法,也就是建立了针对异常需求的紧急处理流程,当异常需求来临时,按照流程办即可。比如紧急插单解决办法等。

 

 2 模型化

 

模型化就是根据历史数据或者预测数据,采用相应的模型来进行业务处理,从而提高业务水平和处理速度。模型是很多经验的总结,利用模型,可以站在巨人的肩膀上,菜鸟也可以做得比老司机计划员更好。

 

既然对产品进行了分类,每一个类别要采取不同的策略,策略就主要是通过模型来体现。否则都是由人根据经验来处理,就不能体现出各个类别的不同了。

 

模型有很多:我们总结的安全库存模型就是十多个,ABC分类就是一种模型,还有各种预测的模型, 计算补货数量的模型。 模型用的越多,计划的水平就越高。当然这是在正确应用模型的前提下。不懂装懂,弄巧成拙,模型应用不好也可能酿成大错。模型是在不断应用中成熟的,计划员要会使用模型,使用的模型越多,你的计划水平就越高,工作就越轻松。

 

我之前的一个项目,一张表,帮助计划员把成天忙的计划工作缩短到半小时处理完毕,工作量大大减少,计划指标也有天壤之别,这个表大概包含了十来种模型。方案应用2周就把库存降低了10%,订单全满足,生产效率也大幅度提升, 客户盖章证明了的。